BLOG
BACK董慧畫作:大都會沉默的抒情象徵 (available in Chinese only)

Retrieved from
https://strategicstyle.org/popustyle-8371/214592/
文 | 秀實
2023年9月30日
秀實,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詩學顧問、香港中文大學專業學院寫作班導師、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委會審批員、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班導師。 曾獲「新北市文學獎新詩獎」、「香港大學中文系新詩教學獎」等獎項。 著有詩集《步出夏門行》、《婕詩派》、《臺北翅膀》等。評論集《劉半農詩歌研究》《散文詩的蛹與蝶》、《止微室談詩(1-5)》等,另有散文集、小說集等著作。 2020年獲頒羅馬尼亞東西國際學院(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rient-Occident, Romania)院士銜。
中環為香港島的一區,世界級大酒店與商業大廈林立。國際金融中心(IFC)如一根巨大的玉蜀黍般雄立在維港旁,與對岸九龍半島的「天際100」(SKY100)遙遙對峙。柔軟的摩天輪緩緩轉動,迪士尼遊樂場渡輪碼頭粉紅色的輪船與綠色的天星小輪,搖蕩海港。
這裏是香港島燈光夜色最璀燦的地區。自從搬到九龍東的殖民區將軍澳後,已極少踏足這裏。此日午間因為要去參觀一個畫展,重新路過中環。那些熟悉的景物逐一呈現:中環地鐵站、愛丁堡公園、匯豐銀行總行大樓、文華東方酒店、立法會、抗日時期陣亡將士紀念館、高六十米的摩天輪和這個畫展場所大會堂高座。
畫展名「羽華•詩語」,是熊美儀、董慧、何佳霖、印象四人畫展。「盈鑾乙味國際藝術協會」與「盈鑾畫廊」主辦,「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藝術聯盟」支持機構。展場不大,當中董慧是香港當代水墨藝術家。
在觀展時,我們曾有過創作的交流。在她贈送我的畫冊《羽翀翀∙毛鬙鬙》(BIRDS OF FEATHER)中,記載了她的一幅「雲中白鶴」(39.5cmX26.5cm,俄羅斯製作石刻板畫2018)為俄羅斯駐港總領事館所收藏的事。畫冊出版於2021年。在這次展覽中,她的簡歷展示如下:
董慧,香港當代水墨羽毛藝術家及盈鑾畫廊創辦人。現為盈鑾乙味國際藝術協會主席、四維彩墨畫會理事、香港美協、香港廣州書畫會、香港現代水墨畫會及當代創意水墨畫會會員。
2010年開始,董慧先後師從曹京學習陶藝,水墨大師林天行和林湖奎習畫,以及書法家張聖果和白鶴學習書法。2019年結業於上海藝術學院「當代水墨人才高峰班」,現師從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。
2020年獲國際品版Salvatore Ferragamo鞋履設計大獎;作品「紫氣東來」入選「全球水畫大展2021」500幅優秀水墨畫作;作品「斬妖除魔」入選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「用愛一起抗」防疫專題系列。
董慧的創作以羽毛入畫構成意象,並引入道家哲學思想,展現她對人生的領悟及對自由的嚮往,其筆下之羽毛形態千變萬化,衝破界限,道出了剛柔並濟方可坦然面對順逆境的人生哲學。
畫家創作到某一階段,並不甘心於對客觀事象的描摹。作品光暗、線條、色彩等成了畫家的「語言」,藉以「抒寫」其內心意旨。當中一個情況是,在成熟的階段內,畫家的作品中常會出現一個「抒情符號」。
這個符號是具象的,其為何物,如何處理,便即畫家的綜合修為與眼界。這種帶有屬性(Attribute)之物,是其藝術技法與內涵之風格展現。如荷蘭畫家范艾克( Hubert van Eyck,約1385-1426)的〈阿諾芬尼的婚禮〉(Arnolfini Portrait)裏的「狗」,就代表愛情的忠貞。
意大利畫家洛托(Lorenzo Lotto,1480-1557)的〈受胎告知〉(The Annunciation),畫中倉皇逃走的「貓」,即是惡魔的化身。我國當代畫家胡永凱「仕女圖」裏的「花貓」,都是胖嘟嘟的並匿藏於角落,寓意富貴與神秘。
2017年我出版詩評集《畫龍逐鹿:止微室談詩2》的後記〈寫作十八日〉裏,有這麼一段文字:
" ……我在馬祖聆聽畫家郭明福談創作。他的畫作裡有「漂鳥系列」。每幅作品裡都隱藏了一隻「紙鶴」,其意是「沒有飛翔能力的鳥」。畫家在自序裡說,「年老力衰,已不夠資格當隻好漂鳥,卻仍然混跡於漂鳥群中,過著漂鳥夢,自已覺得心虛,卻又執著於理想,才用紙鶴象徵自己,藉此明志。」"
畫展中董慧這一系列作品,其抒情象徵物為「羽毛」。畫家認為,羽毛為飛翔可見的最小單位。一根羽毛隨風而飄,然羽毛組合成一雙翅膀,卻可逆風而翔,穿過雷雨,奔向日升之境。
其羽毛之形狀、色彩、處境,或為美國李查巴哈筆下的「沙鷗」、俄國高爾基筆下的「海燕」,或為魏晉嵇康的「目送鴻雁手揮五弦」、唐劉禹錫的「晴空一鶴排雲上」。畫裏羽毛,以柔勝剛的哲理存焉。我挑選兩張我喜愛的,略為析述並以「截句」應和畫意。
「紫迎秋」構圖極簡,以紫色為主調。紫色在世俗被詮釋為浪漫。畫家在這裏讓紫色賦予神秘的意義。這種主體性明顯突出的構圖,背景如何是重要的。底色為同樣的紫色,以漸進方式處理。
其意義是:讓畫面因光譜密度的不同而具有空間的深度。下淺紫而上方近乎黑的深紫,輕重的差異讓羽毛具有騰飛的感覺,並具突破黑暗的寓意。主體的筆法極其細膩,對應背景的粗彩濃墨,既顯出光亮,也成就懸浮的果效。題詩如後。
詠物以專一凝視
紫是信仰,飄浮在
所有仰望的視角之上
「奇蹟 (1)」是一雙展開的彩色翅膀,紅橙黃綠青靛紫七色列序,色彩的分布並不遵循光譜之規舉,細察可見其隱藏的參差與曲線,以顯示其生命。背景著以深棕黑,朝上有光源。科學的解釋是:有光才有色。畫家卻勇於以色彩突破黑暗,尋找光明。這便是藝術上的創作勇氣。題詩如後。
色彩在先,飛翔成翅膀之狀
靜止的光源是如此
模糊了看不見的肉體
離開畫展,沿海岸走回地鐵站。幸福摩天輪下的維多利亞港,填海造地的工程仍在進行。都會建設,基建極其重要,然都會的靈魂在文化的孕育,文化的標竿在藝術。那些匿藏在廣廈高樓間的畫展,沉默地如靜止的蝴蝶,展示其彩色的翅膀。只待社會的人文氣氛成熟,便會漫空飛翔在維港的上空。